现代润滑油五大添加剂——黏度指数改进剂(VII) 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是衡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程度的指标。油品的粘度指数越大,黏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越小。矿物油的粘度指数通常在90-120,要获得黏温性能优良的多级内燃机油及其他高粘度指数的油品时,就需要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以下简称VII)或选择非矿物质基础油。
分散剂的种类之一 聚异丁烯双丁酰亚胺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作为使用量最多的一种分散剂,其用量占分散剂总量的80%以上。根据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单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Mono-Succinimide)、双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Poly-Succinimide)、双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Bis-Succinimide)、多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Ploy-Succinimide)和高相对分子质量分散剂。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 按作用分为清净剂和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极压抗磨剂与抗氧剂、金属减活剂、黏度指数改进剂和防锈剂、乳化剂、降凝剂和抗泡剂等。 润滑油复合添加剂 按应用场合分为汽油机油复合剂和柴油机油复合剂、通用汽车发动机油复合剂、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铁路机车油复合剂、船用发动机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剂、车辆齿轮油复合剂、通用齿轮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工业油复合剂、防锈油复合剂等。 润滑油添加剂的功能 添加剂可以在润滑剂中起到多种作用,包括增强现有的理想性能,抑制现有的不良性能,并赋予新的性能。 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 清净剂和分散剂可减少发动机部件上的有害沉积物的形成与聚集,保持润滑部件的清洁。 防锈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水分和其他腐蚀性介质接触。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能提高优品的抗氧化性能和延长优品的储存或使用寿命。 粘度指数改进剂能提高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和粘度指数,降低基础油的粘度-温度的依赖性以改善油品的黏温性能。 降凝剂能降低优品的凝固点或倾点,改善优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油性剂和极压抗磨剂能在各种边界润滑条件下,防止两个滑动表面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乳化剂吸附于油水表面,大幅减少界面张力使水分散在油中,促进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形成稳定乳化液。
1、控制摩擦 由于润滑油介入两个摩擦面之间,使干摩擦变成了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从而起了控制摩擦系数的作用。 2、减少摩擦 由于润滑将摩擦降低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金属表面的撕裂磨损。 3、降低冷却 润滑油除了减磨作用外,还不断地从摩擦体表面吸附热量,并将热量均匀地分解于润滑分子中,起到冷却作用。一般来说,固体润滑材料的散热性最差,而液体润滑材料的散热性最好。 4、防锈动能 由于摩擦体表面有润滑油的覆盖,从而避免金属与周围介质,如空气、水分、氧化物等接触,产生锈蚀和损坏。 5、密封作用 发动机使汽缸活塞间处于高度密封状态,使之在运转中不漏气,起到密封作用。另外润滑脂是具有自封作用的润滑剂。 6、传递动力 有不少润滑油具有传递动力的作用,如液压传动。其动力不是由一个部件传动到另一个部件,而是通过液压油传递的。齿轮在咬合时,其动力也不是齿间传递,而是通过一层润滑油。 7、减震作用 汽车减震器就是通过减震器来减震的,减震是所有润滑剂共有的特性,当摩擦面受到冲击负荷时,其表面附着的润滑油都是有吸附冲击的本能。